如何判断是否存在赡养义务?
最近家里在讨论老人赡养的事情,我不太清楚到底哪些情况下有赡养义务。就想知道从法律层面怎么判断,是只要是子女就得赡养父母吗?还是有其他条件?想详细了解判断赡养义务的具体标准和情况。
展开


判断赡养义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宪法》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民法典》也指出,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这就是说,只要子女成年了,在父母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时,就应当履行赡养责任。比如父母年迈体弱无法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子女就需要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费用 ,在生活上、精神上给予关心照顾。 其次,赡养义务不仅存在于婚生子女与父母之间,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间,养子女与养父母间以及继子女与履行了扶养教育义务的继父母之间同样存在。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一样,不能因为其出生情况就免除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养子女被养父母抚养长大,自然也有赡养养父母的责任;继子女如果受到继父母的扶养教育,那么在继父母需要赡养时,也要承担相应义务。 另外,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义务。这是有条件的赡养,需要孙子女、外孙子女有负担能力,并且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死亡。例如,老人的子女去世了,孙子女已经工作有收入,能够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就需要履行赡养义务。 相关法律依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 总的来说,判断赡养义务要综合考虑亲属关系、抚养情况、经济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以法律规定为准则来确定。 相关概念: 赡养:指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 赡养费:子女在父母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时,付给父母用于生活所需的费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