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对生产有害食品罪既遂是如何裁判的?
我最近了解到生产有害食品是很严重的事,想知道要是有人真犯了生产有害食品罪既遂,法院到底会怎么判呢?是根据什么来衡量判罚程度的?就想弄清楚这中间具体的裁判标准,心里对这方面法律规定有个底。
展开


法院对生产有害食品罪既遂的裁判会依据不同情形来进行。 首先,一般情形下,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就是说,只要实施了这种生产有害食品的行为,就会面临这样的基础刑罚。 其次,如果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比如,因为食用了该有害食品,导致很多人出现较为严重的身体不适,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等情况,就会在这个量刑幅度内进行判罚。 最后,要是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可能会面临更重的刑罚,像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同时可能会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简单来说,生产有害食品的行为严重威胁到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法律必须对其进行严厉制裁。处罚程度会根据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严重性来判断,后果越严重,处罚越重。 相关概念: 生产有害食品罪: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故意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