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再审立案是如何规范的?
我有个案子判决下来后,我觉得结果不太合理,听说可以申请再审。但我不知道法院再审立案有啥要求和规范,比如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立案,提交哪些材料,走什么流程。希望能了解清楚这些方面的内容。
展开


法院再审立案的规范主要从多个方面来确定。首先要明白再审的概念,再审是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或者因当事人基于法定的事实和理由认为有错误,申请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进行审理的程序。 从申请再审的主体来看,通常是案件的当事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比如在一个合同纠纷案件中,败诉的一方当事人如果认为判决有误,就可以依法申请再审。 在申请再审的条件方面,有多种法定情形。《民事诉讼法》规定,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等情况,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也就是说,如果当事人发现了之前没有提交过的关键证据,并且这个证据能够改变原判决结果,那么就满足了申请再审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申请再审的期限上,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在立案所需材料方面,当事人一般要提交再审申请书、原审裁判文书、身份证明以及相关证据材料等。法院在收到这些材料后,会进行审查,看是否符合再审立案的条件。如果符合,就会裁定再审;不符合的,会驳回申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