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庭申请再审的程序流程是怎样的?


立案庭申请再审是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等,认为有错误时,向立案庭提出重新审理请求的一个法律程序。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程序流程: 首先是准备申请材料。当事人需要准备再审申请书,在申请书中要明确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阐述再审的具体请求以及申请再审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同时,要提交原一、二审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这些文书能够反映案件的原始情况和之前的审理结果。此外,还需提供支持再审请求的证据材料,比如新发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的证据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 接着是提交申请。当事人将准备好的申请材料提交给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立案庭。有些情况下,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提交。提交方式可以是现场递交,也可以通过邮寄等合法方式。立案庭在收到申请材料后,会对材料进行形式审查,主要查看申请是否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比如申请书的格式是否正确、材料是否齐全等。 之后是立案审查。如果申请材料符合形式要求,立案庭会予以立案,并将案件移送相关的审判庭进行实质审查。审判庭会对再审申请的理由和证据进行全面审查。审查过程中,可能会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组织听证,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如果发现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或者存在法定的再审情形,法院会裁定再审;如果经审查认为不符合再审条件,法院会裁定驳回再审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应当再审的多种情形,如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等。 最后是再审审理。一旦法院裁定再审,案件就会进入再审审理阶段。再审审理程序根据原审的审级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原审是一审案件,再审按照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如果原审是二审案件,再审按照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