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院对于主次责任会怎么判?

我涉及了一起交通事故,交警认定双方是主次责任,但我不太清楚在后续法院审理的时候,这种主次责任法院会依据什么来判,判的结果大概会是怎样的,比如赔偿比例之类的,想了解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实际的判决情况。
展开 view-more
  • #主次责任
  • #法院判决
  • #过错责任
  • #赔偿比例
  • #法律判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中,主次责任是指在一个事件里,不同当事人对该事件所承担的责任程度存在主要和次要的区分。当纠纷闹到法院,法院会依据多方面因素来判定主次责任以及相应的处理结果。下面为你详细介绍法院判定主次责任的相关内容。 首先,法院在判定主次责任时,会遵循一些重要的法律原则。其中,过错责任原则是核心原则之一。简单来说,谁有过错谁就要承担责任,过错大的承担主要责任,过错小的承担次要责任。这就好比两个人在马路上撞了,谁违反交通规则、谁没注意观察,这些过错行为都会成为判断责任主次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此条法律明确了过错责任的基本要求。 在不同类型的案件中,法院判定主次责任的具体考量因素有所不同。在交通事故案件里,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法院会全面审查事故发生的经过,比如车辆的行驶速度、是否遵守交通信号灯、驾驶员是否存在酒驾等违法行为。假如一方超速行驶且闯红灯,另一方只是稍微违反了让行规则,那么超速闯红灯的一方很可能会被判定承担主要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划分有详细规定,根据事故双方是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之间的不同情况,确定了不同的责任承担方式。 在合同纠纷案件中,法院会审查合同条款以及双方履行合同的情况。如果一方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主要义务,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而另一方只有一些轻微的违约行为,那么前者可能会被判定承担主要责任。《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这为合同纠纷中责任的判定提供了法律基础。 对于侵权纠纷案件,法院会考虑侵权行为的性质、损害后果以及双方的过错程度。比如在人身损害侵权案件中,若一方故意实施伤害行为,另一方只是有一定的疏忽,那么故意实施伤害的一方要承担主要责任。《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对各种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做了具体规定,涵盖了产品责任、医疗损害责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等多个方面。 在确定主次责任后,法院会根据责任比例来划分赔偿责任。一般情况下,主要责任方承担的赔偿比例在 70% - 90% 之间,次要责任方承担的赔偿比例在 10% - 30% 之间,但这不是绝对的,具体比例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例如在一些交通事故中,如果主要责任方存在严重的过错行为,法院可能会判决其承担 90% 的赔偿责任;而如果双方的过错程度差距不是很大,主要责任方可能承担 70% 的赔偿责任。 法院在判定主次责任时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会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事实,公平合理地划分责任和确定赔偿比例。如果你遇到相关纠纷,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