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立案可以保持几年?
我有个案子已经执行立案了,但是一直没有执行完毕。我想知道这个执行立案的状态能保持多久,会不会过一段时间就自动撤销了?要是有时间限制的话,我得赶紧关注执行进度,所以很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规定。
展开


执行立案的保持时间,实际上涉及到执行案件的期限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执行立案是指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进行强制执行的程序启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还需延长的,层报高级人民法院备案。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执行案件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应该有个结果,如果是非诉执行案件则是三个月。不过要是存在特殊情况,经过院长批准还能延长,要是还不够还能继续向上级法院申请。 这里的特殊情况,可能包括被执行人下落不明、需要评估拍卖被执行人财产等复杂情况。而且,对于中止执行的案件,在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执行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恢复执行,并不会因为时间长就不能再执行了。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一直存在需要执行的情形,执行立案的效力可以一直保持,直到执行完毕或者终结执行。终结执行是指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出现某些特殊情况,使执行工作无法继续进行或者没有必要继续进行,从而结束执行程序。比如被执行人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等情况。 总之,执行立案并没有一个绝对固定的保持年限,它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还是看案件的具体执行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