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两年后就失效了吗?
我之前有个官司胜诉了,申请了强制执行。现在距离申请强制执行已经快两年了,可执行还没完成。我特别担心,是不是过了两年强制执行就失效了呀?那我的权益不就没法保障了,所以想问问这方面的情况。
展开


强制执行两年后是否失效需要分情况来看。首先,咱们得了解申请执行时效这个概念。申请执行时效就好比是你向法院请求帮忙执行判决的一个时间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这里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也就是说,如果在判决生效后,你超过两年都没有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且又没有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形,法院可能就不会受理你的执行申请了。不过要是在这两年内,出现了法定的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况,比如你向对方主张过权利,或者对方同意履行义务等,申请执行的时间就会重新计算。 而一旦你成功申请了强制执行,执行程序并不会因为过了两年就自动失效。法院会根据具体案件情况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只要被执行人没有完全履行义务,执行程序一般会持续下去,直到执行完毕。当然,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法定的终结执行情形,比如被执行人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法院会裁定终结执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