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交通事故多长时间报警有效?

开车的时候跟别的车剐蹭了一下,当时觉得问题不大就没报警,现在发现车身有几处明显的损伤,想报警让对方承担责任。就想问问,这种事后报警还行吗?交通事故到底多长时间内报警才有效啊?我很担心现在报警太晚不被受理了。
展开 view-more
  • #交通事故
  • #报警时效
  • #事故处理
  • #责任认定
  • #交通法规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交通事故报警并没有绝对严格的时间限制 从法律规定来讲,《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八条指出,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这意味着,即便事后报警,只要能证明事故存在,交警部门通常会受理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建议尽早报警。如果是轻微交通事故,一般最好在三天内报警。因为时间拖得越久,事故现场可能受到破坏,证据可能灭失,比如车辆移动、痕迹消失等,这会给交警调查事故原因和认定责任带来困难,不利于后续事故的处理和责任划分。要是有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较大等特殊情况,应当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报警,绝对不能拖延。例如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及时报警能保障伤者及时得到救治,同时也便于交警第一时间收集证据,准确认定事故责任。总之,虽然法律没有严格限制报警时间,但及时报警对处理交通事故最为有利。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