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一共分为几个档次?
我准备自己缴纳社保,但是不太清楚社保档次的划分情况。我想了解一下,社保到底有几个档次呢?不同档次之间有什么区别?对以后的待遇会有多大影响?希望懂的人能给我讲讲。
展开


社保档次是根据不同的缴费基数来划分的,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需求。简单来说,缴费基数越高,缴纳的社保费用就越多,未来能享受到的社保待遇也就越好。 在我国,社保通常分为职工社保和城乡居民社保这两大类。对于职工社保而言,它并没有明确固定的档次说法。职工社保的缴费基数是依据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来确定的,不过会设置上限和下限。一般情况下,下限是当地上一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上限则是300%。以某地为例,如果当地上一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5000元,那么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就是3000元(5000×60%),上限是15000元(5000×300%)。职工工资在这个区间内的,就按照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低于下限的,按下限缴费;高于上限的,按上限缴费。相关依据可参考《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其中规定了缴费单位必须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要如实申报。 而城乡居民社保则通常有多个固定的缴费档次供居民自主选择。不同地区的城乡居民社保档次数量和金额有所不同,一般会有10个左右的档次。比如有些地区设置的缴费档次是每年100元、200元、300元……到2000元等。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虽然当下缴纳的费用较多,但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多。《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最高缴费档次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