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税一般能退多少钱?
退税金额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它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计算。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计算方式以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我们要明确“综合所得”这个概念。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这四项。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以这四项综合所得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就是应纳税所得额。简单来说,应纳税所得额就是你这一年收入中需要纳税的部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接下来是计算退税金额的步骤。第一步,先算出你全年应纳税额,也就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出你应该缴纳的税。第二步,计算你平时已经预缴的税额。第三步,用全年应纳税额减去平时已经预缴的税额。如果结果是正数,那么你需要补税;如果结果是负数,这个负数的绝对值就是你可以申请退回的税额。
举个例子,小李全年综合所得收入额是10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各项扣除一共是3万元。那么他的应纳税所得额 就是10万 - 6万 - 3万 = 1万元。按照税率表,对应的税率是3%,速算扣除数是0,全年应纳税额就是1万×3% - 0 = 300元。假如小李平时预缴了500元的税,那么他可以退税的金额就是500 - 300 = 200元。
总之,退税金额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人的收入、扣除项目以及预缴税额等因素。你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等渠道进行年度汇算申报,系统会自动计算出你应退或应补的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