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怎样审理民间借贷、借款案件?
我有个民间借贷纠纷要起诉到法院,不太清楚法院会以怎样的流程和方式审理这类案件。比如会不会先调解,审理过程中主要审查哪些内容,判决依据是什么。想了解下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借款案件的具体情况。
展开


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借款案件时,一般会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规则。首先是立案阶段,原告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法院会对起诉材料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受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立案后,法院通常会进行庭前准备工作,可能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是一种较为便捷、高效的解决纠纷方式,如果双方能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案件就可以以调解的方式结案。调解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若调解不成,案件将进入审理阶段。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会全面审查双方提交的证据,重点审查借贷关系是否真实存在、借款金额、利息约定、款项交付等事实。对于借贷事实是否发生,需要原告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如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同时,法院也会审查借贷行为是否合法,是否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最后是判决阶段,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如果原告的主张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且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会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反之,如果证据不足或不符合法律规定,法院可能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上诉期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