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公安机关是如何认定正当防卫的?

我前段时间和人起了冲突,在冲突过程中我还手了,现在对方说要告我故意伤害。我觉得我是正当防卫,可又不知道公安机关会怎么认定。我想了解一下,公安机关认定正当防卫有什么标准和流程呢?
展开 view-more
  • #正当防卫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它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当这种行为给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时,可不必承担刑事责任。 公安机关在认定正当防卫时,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首先是不法侵害的存在。这是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不法侵害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防卫人主观臆想或者推测出来的。比如,甲误以为乙要对他进行攻击,而实际上乙并没有这个意图,甲就对乙实施了所谓的“防卫”行为,这种情况就不属于正当防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了正当防卫针对的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这就强调了不法侵害的现实性。 其次是时间条件,即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行为必须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实施,不能提前也不能事后进行。例如,在不法侵害人已经停止侵害或者已经丧失侵害能力的情况下,防卫人继续对其实施攻击,就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这是因为正当防卫的目的是制止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一旦侵害行为结束,就不再具备防卫的必要性。 再者是防卫意图。防卫人必须具有防卫的意思,即实施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不是出于报复、伤害等其他目的。如果防卫人在实施行为时具有伤害对方的故意,即使客观上存在不法侵害,也可能不被认定为正当防卫。 然后是对象条件,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比如,甲遭受乙的不法侵害,甲不能为了躲避侵害而对无辜的丙实施攻击,否则就不符合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 最后是限度条件。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所谓必要限度,是指防卫行为足以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限度。判断是否超过必要限度,需要综合考虑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以及防卫行为所保护的权益等因素。例如,面对轻微的推搡行为,采取致人重伤的防卫手段,就可能被认为超过了必要限度。根据《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同时,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公安机关在认定正当防卫时,会全面、综合地审查案件的各种证据和情节,遵循上述法律规定和判断标准,以确保准确认定正当防卫行为,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