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轻微事故后交警会怎么处理?


在发生轻微事故后,交警一般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首先是现场处置。交警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查看是否有人员伤亡情况。接着,他们会对现场进行警戒、疏导交通,避免造成交通拥堵。之后对现场进行勘查,固定、提取或者保全现场证据材料,比如拍摄事故现场的照片,包括车辆的位置、碰撞部位、刹车痕迹等,绘制现场图,查找当事人、证人进行询问,并制作询问笔录等。这一系列操作是为了全面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收集相关证据。 然后是责任认定。交警会根据事故现场勘查、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事故认定书会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般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例如,如果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最后是后续处理。对于轻微事故,如果当事人对事故责任没有争议,并且车辆可以移动,交警通常会建议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当事人可以填写交通事故协议书,自行协商赔偿数额和赔偿方式。如果当事人不愿意自行协商或者协商不成,交警会按照规定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调解时,交警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故责任认定结果,提出赔偿方案供双方参考。如果调解不成功,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赔偿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