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额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税额指的是需向税务机关缴纳的税款数额。在我国,税额的计算方法会因税种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于增值税,它属于流转税,是对商品或服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进行征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这里的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其计算公式为销项税额 = 销售额×税率;进项税额则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例如,一家企业当期销售额为100万元,适用税率为13%,那么销项税额就是100×13% = 13万元。若当期进项税额为8万元,那该企业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就是13 - 8 = 5万元。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一般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比如,某企业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为500万元,不征税收入为20万元,各项扣除共计300万元,以前年度亏损50万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就是500 - 20 - 300 - 50 = 130万元,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就是130×25% = 32.5万元。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来计算的。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以工资、薪金所得为例,应纳税所得额 = 月度收入 - 5000元 - 专项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假设小李月工资收入为10000元,三险一金扣除1000元,有一个子女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可享受每月1000元的专项附加扣除,那么他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0000 - 5000 - 1000 - 1000 = 3000元。对照税率表,适用3%的税率,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就是3000×3% = 90元。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