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怎么做才能让检察院不起诉?


在探讨醉驾怎样能让检察院不起诉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醉驾和不起诉的含义。醉驾指的是在道路上,因饮酒而使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每百毫升八十毫克及以上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不起诉则是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不将犯罪嫌疑人提交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了六种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一旦出现这些情形,若已经追究,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这些情形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对于醉驾案件,较为常见能争取不起诉的就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这种情况。 另外,《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六十五条表明,人民检察院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在醉驾案件里,如果当事人的血液酒精含量刚超过醉驾标准不多,并且有一些从轻情节,比如没有发生交通事故、驾驶距离较短、主动停止驾驶等,检察院有可能基于这些情况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从而作出不起诉决定。 具体到醉驾案件中,若想争取检察院不起诉,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积极配合调查,在被查获醉驾后,要如实向公安机关和检察院供述自己的饮酒和驾驶情况,不隐瞒、不逃避,主动承认错误,这体现了良好的认罪态度。二是有立功表现,比如向司法机关检举、揭发其他犯罪行为,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使其他案件得以侦破等。三是犯罪情节轻微,例如血液酒精含量较低,一般来说,如果血液酒精含量在一百毫克/一百毫升左右甚至更低,相比含量很高的情况,更有可能被认定为情节轻微。还有就是驾驶的距离非常短,比如只是在小区内短距离挪车,且未发生任何碰撞、刮擦等事故,危害后果极小。四是真诚悔悟,当事人可以写悔过书,表达自己对醉驾行为的深刻认识和后悔之意,承诺以后不会再犯类似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