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从公司获得的股息、红利收入征收的一种税。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计算方式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我们要明确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概念。股息是指公司根据股东持股比例,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案向股东支付的利润;红利则是公司在盈利较多时,除按规定分配股息外,额外向股东分配的利润。 在计算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规定,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但对于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其股息红利所得有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5〕101号),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上述所得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具体计算时,我们分情况来看。如果您持有的是非上市公司股票,获得股息红利后,应纳税额 = 每次收入额 × 20%。例如,您获得了10000元的股息红利,那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是10000 × 20% = 2000元。 如果您持有的是上市公司股票,且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假设您获得股息红利5000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就是5000元,应纳税额 = 5000 × 20% = 1000元。若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同样获得5000元股息红利,应纳税所得额 = 5000 × 50% = 2500元,应纳税额 = 2500 × 20% = 500元。而如果持股期限超过1年,这5000元股息红利就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