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医疗如何报销?
我参加了居民医疗保险,生病看了病后不知道该怎么报销。不清楚报销的流程是怎样的,需要准备什么材料,也不知道哪些费用能报,哪些不能报。希望了解一下居民医疗具体的报销办法。
展开


居民医疗报销是指参加居民医疗保险的人员在发生医疗费用后,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从医保基金中获得一定补偿的过程。 首先,我们要明确报销范围。一般来说,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例如常见的感冒发烧看病买药、住院治疗等费用,如果在规定范围内,就可以申请报销。但是,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以及在境外就医的这些费用,医保是不报销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 接着是报销流程。通常分为门诊报销和住院报销。门诊报销相对简单,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直接出示医保卡,结算时能报销的部分会直接扣除,只需支付个人自付部分。 住院报销的话,在入院时,要向医院出示医保卡和身份证办理住院登记手续。出院结算时,同样是医院直接与医保部门结算报销部分,患者只需支付自己承担的费用。如果是异地就医,需要先在参保地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备案成功后,在异地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出院时也可以直接结算。若未办理备案,可能报销比例会降低或者需要先自行垫付费用,再回参保地手工报销。 然后是报销所需材料。一般包括身份证、医保卡、医院的收费票据、费用清单、诊断证明、病历等。如果是手工报销,可能还需要填写报销申请表。不同地区的具体要求可能会有所差异,所以在报销前最好咨询当地的医保部门。 总之,居民医疗报销是一项重要的保障政策,了解清楚报销的范围、流程和所需材料,能让我们在就医时更好地享受医保待遇。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