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该如何分类?


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分类是企业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中的重要内容,从法律和会计规范角度,有其明确的分类方式。 首先是按照经济内容分类,这种分类也被叫做生产费用要素。它把生产费用依据其经济内容,也就是原始形态,划分为若干要素费用。主要包含外购材料,这指的是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外购燃料,即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各种燃料;外购动力,是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从外部购进的各种动力;工资,就是企业应计入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企业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计算提取并计入费用的折旧费;利息支出,企业计入期间费用等的借入款项利息净支出;税金,企业应计入生产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等;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以上各要素的费用支出,如邮电费、差旅费、租赁费等。这种分类能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了哪些生产费用,数额各是多少,用以分析企业各个时期各种费用占整个费用的比重。 其次是按照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费用,即产品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直接人工,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制造费用,指企业各生产单位(如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产品生产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管理费用,是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方面的费用;财务费用,是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这种分类有助于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情况,考核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对工业企业生产费用的核算和分类有着明确的规范要求,企业需要按照这些规定准确地对生产费用进行分类和核算,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