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双方同等责任该如何赔偿?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双方被判定为同等责任,赔偿问题需要依据不同情况来确定。首先解释一下同等责任,简单来说就是双方在这次事故里的过错程度差不多,对于事故的发生都负有一定的责任。 如果双方都是机动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先由各自的交强险在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交强险的责任限额包括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等。超出交强险责任限额的部分,由双方按照50%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例如,甲车损失为5万元,乙车损失为3万元,双方交强险财产损失赔偿限额都是2000元。那么甲车先在交强险内赔偿乙车2000元,乙车先在交强险内赔偿甲车2000元。甲车剩余损失4.8万元(5万 - 2000),乙车剩余损失2.8万元(3万 - 2000),这两部分损失双方各自承担50%,即甲车要再赔偿乙车1.4万元(2.8万×50%),乙车要再赔偿甲车2.4万元(4.8万×50%)。 要是一方是机动车,另一方是非机动车或者行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机动车一方要多承担一些责任。一般情况下,机动车一方需承担60% - 70%的赔偿责任,非机动车或行人承担30% - 40%的责任。这是为了保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非机动车和行人。比如,机动车与行人发生同等责任的事故,行人受伤花费了5万元医疗费,机动车有交强险。先由交强险在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赔偿行人1.8万元,超出的3.2万元(5万 - 1.8万),机动车一方可能要承担其中的60%即1.92万元(3.2万×60%),行人自己承担1.28万元(3.2万×40%)。 在处理赔偿时,双方可以先进行协商。如果协商达成一致,就按照协商结果进行赔偿。要是协商不成,受损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赔偿问题。在整个赔偿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留好相关的证据,像事故责任认定书、医疗费用发票、维修费用清单等,这些证据对于确定赔偿数额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