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怎么样才能构成骚扰罪?

我最近总被人不断发消息、打电话,对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我想知道这种情况算不算构成骚扰罪,在法律上到底怎么样的行为才能构成骚扰罪呢?我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
展开 view-more
  • #骚扰法律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并没有“骚扰罪”这一确切罪名,但与骚扰相关的行为可能会触犯其他法律规定。 从民事角度看,骚扰行为可能构成对他人人格权益的侵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如果骚扰行为达到损害他人名誉的程度,受害人可以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责任,比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例如,通过散布谣言等方式对他人进行骚扰,导致他人社会评价降低,就可能构成对名誉权的侵犯。 在行政法律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这里面的“多次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等行为就和日常所说的骚扰行为相关。比如,某人频繁给他人发送辱骂、恐吓信息,影响到对方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就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 从刑事角度,如果骚扰行为符合某些犯罪构成要件,可能会涉及更严重的罪名。比如,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构成强制猥亵、侮辱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定罪处罚。又比如,跟踪骚扰他人,情节恶劣的,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一般来说,判断是否构成法律意义上的“骚扰”相关责任,要综合考虑行为的方式、频率、造成的后果等因素。如果行为只是偶尔为之,未对他人造成实质性影响,可能不会被认定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骚扰行为;但如果行为持续、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工作、身心健康等,就可能会触犯法律。当遭遇骚扰行为时,受害人应及时留存证据,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视频等,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