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骂人另一方也骂了该如何定罪?


在探讨一方骂人另一方也骂了该如何定罪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础的法律概念。骂人在法律层面通常属于侮辱他人的行为。侮辱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这里的其他方法就包括使用言语辱骂这种方式。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也就是说,如果双方互相辱骂的行为符合公然侮辱他人这一条件,公安机关可以依据此条法律规定对行为人进行治安处罚。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公然侮辱他人呢?公然,是指当着众人或者第三人的面,或者是利用可以使不特定的多人听到、看到的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比如在大街上、商场等公共场所互相辱骂,就很可能被认定为公然侮辱。 在实际判定责任时,还需要考虑事情的起因、双方的过错程度等因素。如果是一方先挑起事端,进行辱骂,另一方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回骂,虽然双方都实施了辱骂行为,但先骂人一方的过错程度可能相对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在进行处罚时,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能对先骂人一方的处罚相对较重。 如果辱骂行为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比如导致被辱骂者精神受到严重刺激,引发精神疾病等,就可能涉及到民事侵权甚至刑事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而在刑事方面,如果辱骂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可能构成侮辱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的情节严重,一般包括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等情形,例如因辱骂导致他人自杀等。 综上所述,一方骂人另一方也骂了的情况,定罪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如果只是轻微的互相辱骂,一般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理;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则可能涉及民事赔偿甚至刑事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冷静,避免使用辱骂性语言解决问题,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