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名誉权该如何处理?


当名誉权受到侵害时,不要惊慌,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处理。 首先,名誉权是指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对其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方面的社会评价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简单来说,就是别人不能随意说你的坏话,影响大家对你的正常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如果遇到名誉权被侵害的情况,你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让他们立刻停止正在进行的侮辱、诽谤等损害你名誉的举动。同时,要求侵权人公开赔礼道歉,在侵害名誉的范围内消除影响,恢复你的名誉。比如,如果是在小区业主群里造谣损害你的名誉,那就需要在业主群里公开道歉澄清。 此外,还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这里的损失包括精神和财产两方面。精神损害是指受害人精神上所受痛苦、压抑、忧郁等;财产损害即受害人因名誉受到贬损引起的财产利益损失,比如因为名誉受损导致工作丢了,收入减少,或者因为精神痛苦去看医生产生的费用等。 要是侵权人对这些合理请求不理不睬,那么你可以向法院提起人身权纠纷之诉。起诉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收集侵权人侵犯名誉权相关证据。例如,新闻媒体、书刊对公民报道失实损害其名誉的证据,虚构事实对他人进行诽谤的文学作品,以口头、书面或暴力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侮辱、贬损他人人格的证据,以及以隐瞒真相、捏造事实并加以传播的方式诋毁他人名誉、信誉、损害他人尊严的证据等。还有名誉权受到损害的证据,比如名誉受损后社会评价降低,精神和财产利益受到损害的证明等。证据准备好后,写好起诉状,准备好原告被告的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向法院提交。法院立案庭受理审查后,符合立案条件就会给予立案,之后缴纳诉讼费,等待法院通知开庭审理和判决。 相关概念: 名誉权:民事主体对其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方面的社会评价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 侮辱: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低、损害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 诽谤: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