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诬告了应该如何处理?


如果被诬告了,不用过于慌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而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并且这些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其次,要收集被诬告的相关证据。证据对于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如果自身无法收集证据,可以报警并说明情况,请求公安机关展开调查。 再者,视情况决定是否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有的时候诬告他人的行为并不一定会构成犯罪,可能仅仅是违反法律规定,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方式要求被告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但如果诬告行为情节严重,符合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即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那么就构成了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过,如果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则不适用上述规定。 总之,被诬告后要冷静应对,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