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该如何处理?
我孩子还未成年,可最近犯了点事,我很担心不知道法律会怎么处理他。我想了解下对于未成年犯罪,在法律上是怎样处理的,是会从轻处罚吗,会不会留下案底影响他以后的生活,具体有哪些规定呢?
展开


未成年犯罪的处理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且特殊的规定,这主要是考虑到未成年人在心智和认知上尚未完全成熟。 首先,从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十六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一样要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后果。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几种犯罪行为性质恶劣、危害极大,所以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实施这些行为,也要受到法律制裁。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其次,对于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法律体现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刑法》规定,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因为未成年人还处于成长阶段,可塑性较强,从轻或减轻处罚有助于他们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 另外,在司法程序上,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会有一些特殊的保护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这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和名誉,避免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同时,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这一规定有利于减少犯罪记录对未成年人未来生活、学习和就业的不利影响,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