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劣等侵权该怎么处理?


专利劣等侵权指的是侵权人使用他人专利技术生产产品,但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不如专利产品的情况。在处理这类侵权问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权利是否受到侵害。专利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当发现专利劣等侵权时,第一步要收集相关证据。证据包括侵权产品实物、销售记录、宣传资料等,这些证据要能够证明侵权人确实使用了你的专利技术,并且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证据的收集要合法、有效,最好是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比如,通过公证购买侵权产品,这样可以保证证据的合法性和证明力。 收集完证据后,可以选择与侵权人进行协商。协商解决是一种比较快捷、经济的方式,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在协商过程中,要明确指出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并要求其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愿意协商解决,双方可以就赔偿金额、停止侵权的方式等达成协议。但如果协商不成,就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法律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向专利管理部门请求处理。专利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可以对赔偿数额进行调解。根据《专利行政执法办法》的相关规定,专利管理部门会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如果认定侵权成立,会依法作出处理决定。二是向人民法院起诉。向法院起诉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在诉讼过程中,要注意诉讼时效,根据《专利法》第七十四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以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 在处理专利劣等侵权时,要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保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以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