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者不赔偿钱该如何处理?


如果肇事者不赔偿钱,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首先,可以尝试协商沟通,明确告知肇事者其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和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争取让其主动履行赔偿义务。 其次,请求交警部门调解。交警部门作为执法机关,能对双方因事故产生的争议进行调解。不过要注意,调解需双方自愿,不存在强制力;而且即便签订了调解协议,若肇事方不执行,也无法通过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还是要通过诉讼经法院裁判才能执行;并且调解可能会使赔偿金偏低,赔偿费用计算也可能有误。 若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可以向法院提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之诉。起诉有不少优点,现在车辆基本都有交强险,大部分还有商业险,只要不是特别高的伤残等级或致人死亡的情况,经法院判决后,基本都能拿到赔偿金,因为大多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金额也会严格按法律计算,相对较高;若委托律师起诉,自己就无需操心,律师会处理全部事务。 另外,起诉时要注意,受害方可以对肇事车辆及财产进行财产保全,还可以要求肇事车辆的保险公司支付医疗费等。 法律依据方面,《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相关概念: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终局判决之前,为解决权利人生活或生产经营的急需,依法裁定义务人预先履行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财物等措施的制度。 强制执行:是法院根据法律规定,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的一种司法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