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刑事概念从哪些方面界定犯罪?
我一直不太清楚法律上对于犯罪的界定,看了一些资料提到犯罪的刑事概念,但不知道它是从哪些方面来界定犯罪的。我想弄明白这个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犯罪在法律层面的定义,也能让自己在生活中更清晰地认识到行为的边界。
展开


犯罪的刑事概念通常从两个主要方面来界定犯罪,即犯罪的实质概念和犯罪的形式概念,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犯罪的实质概念主要是从犯罪的本质特征方面去界定犯罪。它关注的是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就是行为侵犯了社会的公共利益、秩序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等。比如,故意杀人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就是从实质层面来看待犯罪。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该条文就体现了犯罪的实质概念,强调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形式概念则侧重于从法律规定的角度来界定犯罪。它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也就是说,只有当某种行为被法律明确规定为犯罪时,才能认定为犯罪。例如,《刑法》分则中具体规定了各种犯罪的构成要件和相应的刑罚,像盗窃罪,法律明确规定了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等情形构成盗窃罪。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符合这些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时,才能被认定为犯了盗窃罪。 在实际的法律认定中,通常是将犯罪的实质概念和形式概念结合起来。既要考虑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又要依据法律的具体规定来判断该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合理地认定犯罪,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