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车双方都离开现场怎么定责任?


在撞车后双方都离开现场的情况下,责任的认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 首先,我们要明白交通责任认定的基本原则。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这里面有三种主要情况,一是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是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是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在撞车双方都离开现场这种情形下,这属于发生事故后未停车保护现场,并且驶离了事故发生的地点,双方都存在一定的过错。如果双方对于事故发生都有过错行为,例如都存在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像超速、闯红灯等,那么很可能会被认定为同等责任。也就是说,双方在此次事故中的责任大小是一样的,对于事故造成的损失等各承担一半。 不过,如果有证据能够证明其中一方存在更为严重的过错行为,比如一方是酒驾、无证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那么有严重过错的一方可能会被认定承担主要责任甚至全部责任。例如一方是酒驾,酒驾本身就是严重违反交通法规且对交通安全危害极大的行为,即使双方都离开了现场,酒驾方大概率会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 此外,如果双方离开现场导致事故的基本事实无法查清、成因无法判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七条,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载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分别送达当事人,并告知申请复核、调解和提起民事诉讼等权利、期限。当事人可以凭借这个事故证明,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双方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