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金额如何认定,具体标准是什么?
我被人骗了一笔钱,怀疑对方构成诈骗罪。但我不知道在法律上,诈骗罪的金额是怎么认定的,具体标准又是什么。我想了解清楚,这样才能确定是否可以以诈骗罪去追究对方的责任,所以来问问相关情况。
展开


诈骗罪金额的认定和标准是司法实践中判定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确定量刑的重要依据。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 首先,关于诈骗罪金额的认定。简单来说,就是要确定行为人通过诈骗手段实际骗取到的财物价值。这包括直接骗取的现金、物品等,物品一般按照市场价格进行折算。比如骗了别人一台全新的手机,那就按照这台手机在市场上的正常售价来计算金额。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对于“数额较大”的情况,各地区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三千元至一万元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达到这个标准,就可能构成诈骗罪,会面临刑事处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当诈骗金额达到“数额巨大”时,也就是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量刑会加重。通常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而“数额特别巨大”,即五十万元以上的,处罚更为严厉,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如果诈骗数额接近上述“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且具有一些特定情形,如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等,也会酌情从严惩处。 所以,在遇到诈骗情况时,要及时保留证据,准确计算被骗金额,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