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穿马路遭撞该如何界定责任和赔偿方式?


当发生横穿马路遭撞的情况时,责任界定和赔偿方式如下: 首先是责任界定。 如果事故位置在人行横道线上,并且没有证据证明行人闯红灯,那么行人没有责任,机动车负全责。这是因为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有义务注意道路上的行人情况,特别是在人行横道处,要礼让行人。相关法律依据是《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机动车驾驶人在经过人行横道时的规定。 要是行人偏离人行横道线,但没有证据证明行人闯红灯,这种情况下机动车主责,行人次责。因为行人虽然偏离了正常的过马路路线,但机动车也有一定的观察和避让义务。 另外,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这是为了维护事故处理的公正性和真实性,防止有人通过不正当手段逃避责任。 从更广泛的交通事故责任划分角度来说,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这是为了打击那些试图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 若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比如双方都存在一些违规行为,就按照各自行为对事故的影响来划分责任。 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接着是赔偿方式。赔偿一般按照责任比例进行。在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时,先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再按照责任划分由双方承担。比如行人受伤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以及车辆的维修费用等,都按照责任比例来分担。如果行人完全违反交通规则,机动车驾驶人无过错,行人可能承担80%及以上责任,机动车驾驶人承担20%及以下责任;若机动车驾驶人存在一定过错,如未按规定让行等,双方责任划分可能为行人承担60% - 70%责任,机动车驾驶人承担30% - 40%责任。但具体还是要以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为准。 总之,横穿马路遭撞的责任界定和赔偿是较为复杂的,要依据具体情况,按照法律规定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