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微信怎样认定为诈骗案件?
我最近听说有人卖微信账号出了事,好像还涉及诈骗。我不太明白,这卖微信怎么就和诈骗案件扯上关系了呢?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到底是依据什么来判断贩卖微信属于诈骗案件的,具体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展开


贩卖微信行为本身并不直接等同于诈骗案件,但在一些特定情形下可能会被认定为诈骗。 首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诈骗罪,简单说,就是一个人通过故意编造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让别人产生错误的认识,然后基于这个错误认识把自己的财产交出去,使自己的财产权益遭受损失,这种行为就是诈骗。《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回到贩卖微信的问题上,如果贩卖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欺诈手段,就可能构成诈骗。比如,谎称微信账号具有特殊功能或价值,诱使他人购买,让购买者基于这个虚假信息交付了钱财,这就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再比如,故意隐瞒微信账号存在违法或纠纷等问题,导致购买者遭受经济损失,也可能被认定为诈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贩卖微信本身还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因为微信账号包含了很多个人信息,《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在贩卖微信时达到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标准,也会被依法惩处。总之,认定是否构成诈骗案件要综合考虑具体的行为细节、证据等多种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