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人和被授权人该如何区分?
我在处理一些涉及授权的事务,不太清楚授权人和被授权人到底怎么区分。比如在一份授权协议里,我搞不明白谁算授权人,谁算被授权人,也不清楚他们分别有什么权利和义务。想了解下在法律层面上,到底该依据什么来区分这两者。
展开


授权人和被授权人是法律事务中常见的概念,在很多领域都可能涉及,比如代理业务、知识产权授权等。下面从多个方面来区分这两者。首先是概念上的区分。授权人是指把自己的某些权利授予给他人行使的人。通俗来讲,就是原本拥有某项权利,然后让别人去替自己行使这项权利的人。而被授权人则是接受了授权人的授权,获得行使相关权利资格的人。简单说,就是被允许去做授权人原本可以做的事情的人。从权利来源方面来看,授权人的权利是基于法律规定或者自身所拥有的权益。例如,著作权人基于法律规定,对自己创作的作品拥有著作权,这是授权人的权利基础。而被授权人的权利来源于授权人的授予。被授权人本身并不天然拥有这些权利,只有在得到授权人的许可后,才能够行使相关权利。在法律责任承担方面,授权人通常要对授权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负责。如果授权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授权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这里的被代理人就类似于授权人。被授权人则需要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权利,如果超出授权范围行事,造成他人损失的,被授权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行为能力要求上,授权人一般需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独立地做出授权的意思表示,并且能够理解授权行为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而被授权人不一定要求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一些情况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以成为被授权人,但需要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者追认。总之,区分授权人和被授权人可以从概念、权利来源、法律责任承担以及行为能力要求等多个角度进行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