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个体工商户和一般纳税人?
我打算创业,在注册企业类型时,对个体工商户和一般纳税人这两个概念很模糊,不知道该怎么区分。我想了解它们在认定标准、纳税方式、责任承担等方面都有什么不同,以便做出合适的选择。
展开


个体工商户和一般纳税人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如何分辨它们。 个体工商户是一种经营组织形式,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自然人或家庭。而一般纳税人是增值税范畴的概念,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 从认定标准来看,个体工商户只要按照规定进行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就可以成立。而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主要依据销售额,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管理办法》,年应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增值税纳税人,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不过,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标准的纳税人,如果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也可以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 在纳税方面,个体工商户通常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方式可以是查账征收,也可以是核定征收。查账征收就是根据实际的收入和成本来计算应纳税额;核定征收则是由税务机关根据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情况核定一个固定的税额或税率来征收税款。一般纳税人主要缴纳增值税,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 责任承担上,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者对其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也就是说,如果个体工商户经营不善欠下债务,经营者要用自己的全部财产来偿还债务。而一般纳税人如果是公司制企业,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