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怎样分配好双方收入和财产?
我刚结婚不久,和伴侣在收入和财产分配上有点拿不准主意。不知道是各管各的好,还是统一管理好,也不清楚法律上对于婚后收入和财产分配有啥规定。想问问大家,结婚后到底该如何合理分配双方的收入和财产呢?
展开


结婚后双方收入和财产的分配,既涉及夫妻之间的协商安排,也受到法律规定的约束。 从法律概念上来说,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这意味着在没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婚后双方的大部分收入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在使用和处理这些财产时享有平等的权利。 然而,夫妻双方也可以通过书面协议来约定财产的分配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比如,双方可以约定一方的工资用于家庭日常开销,另一方的工资用于储蓄或者投资;也可以约定某些特定的财产归一方所有等。 在实际分配双方收入和财产时,夫妻双方可以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双方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因素进行协商。如果双方都有稳定的收入且消费观念相似,可以考虑共同管理财产,将收入存入一个共同账户,用于家庭的各项支出和储蓄。如果双方收入差距较大或者消费观念不同,可以各自管理一部分财产,同时明确哪些支出由谁负责。此外,还可以建立家庭预算制度,明确各项开支的范围和额度,以避免因财产分配问题产生矛盾。总之,合理分配婚后收入和财产需要夫妻双方充分沟通、相互理解,并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安排。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