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被撞责任如何划分?


在路口被撞后责任划分是一个复杂但有明确法律规定的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基本概念,它主要是根据事故各方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过错程度来确定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比例。一般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这几种情况。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60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具体来说,如果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在路口发生的碰撞事故,有很多种不同的情形。比如,如果是在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闯红灯的一方通常会承担全部责任。这是因为闯红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8条,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不按照信号灯指示行驶是明显的过错行为,对事故发生起到决定性作用。再比如,在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也没有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应当遵守让右方道路的来车先行等规定。如果一方违反了这些让行规则,就可能要承担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52条对这种情况有详细规定。 如果在路口被撞,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如果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在等待交警处理的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尽可能收集现场证据,比如拍照记录车辆的位置、碰撞部位、刹车痕迹等,也可以记录目击证人的信息。这些证据对于后续的责任认定会有很大帮助。最终的责任划分要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为准,当事人如果对认定书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复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