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的婚内财产该如何分割?


在我国,关于出轨情况下婚内财产的分割,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准则。 首先,一般情况下,出轨并不直接影响财产分割。按照法律规定,我国离婚财产分割原则通常是平等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这是因为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本来就享有平等的处理权,在没有特殊约定和法定情形时,财产会大致平均分配。也就是说,仅仅是一方出轨这一行为,并不必然导致其少分财产。 然而,存在特殊情形。若出轨方存在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这样的严重过错行为,那么无过错方可以在离婚诉讼时要求损害赔偿。这里的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基于此,过错方在财产分割时可能会适当少分。比如,原本夫妻共同财产价值100万,法院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多分给无过错方一些财产。 另外,如果出轨方有转移、隐匿、挥霍夫妻共同财产以供养第三者等行为,无过错方可以主张过错方少分或者不分财产。因为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无过错方对共同财产的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法院在判定财产分割时会综合各种因素。例如双方的经济状况,如果一方收入较低且没有其他生活来源,法院可能在财产分配上适当照顾;抚养子女情况,如果一方需要抚养未成年子女,为了保障子女的生活和成长,也会在财产分割上有所考虑。所以,不会仅仅因为出轨就大幅度改变财产分割的基本格局。 相关法律条文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相关概念: 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再与他人结婚的行为,即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婚姻关系。 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总之,在遇到出轨导致的婚内财产分割问题时,要了解自己的权益,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来维护自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