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如何做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简单来说,就是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并登记自己相关信息的行为。这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重要前提,就好比开店得先去相关部门登记备案一样,税务登记能让税务机关掌握你的经营情况,以便后续进行税收管理。 对于个体工商户做税务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五条规定,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应当于收到申报的当日办理登记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个体工商户做税务登记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首先是准备材料。一般需要这些东西:一是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这是证明你合法经营的凭证;二是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虽然个体工商户这方面相对简单,但有的话也需要提供;三是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或业主的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证件,这是用来证明你的身份的。不同地区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要求的材料,你可以提前咨询当地税务机关。 然后是办理流程。你可以选择线下或者线上办理。线下的话,你要在领取营业执照后的30日内,带上准备好的材料,前往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的办税服务厅,填写税务登记表。工作人员会对你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如果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税务机关就会为你办理税务登记,并发放税务登记证件。线上办理的话,现在很多地方都有电子税务局,你可以登录当地的电子税务局网站或者手机APP,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操作。先注册账号,然后进入税务登记模块,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申请后等待税务机关审核。审核通过后,你可以在网上下载电子版的税务登记证件。 完成税务登记后,你就成为了合法的纳税主体,要按照规定进行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一般来说,个体工商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查账征收或者核定征收的方式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