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存续期怎样做汇算清缴?


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规定时期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的所得税数额,确定该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对于一般纳税人存续期的汇算清缴,首先要做好资料的准备工作。企业需要准备好年度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这些报表反映了企业一年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还需要整理与收入、成本、费用等相关的各类凭证和发票,这些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重要依据。 在操作流程方面,第一步是对企业的收入进行确认和调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的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等多种形式。在汇算清缴时,要确保所有的收入都已准确记录,并且对于一些特殊的收入确认方式,如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等,要按照税法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步是对成本和费用进行核算和扣除。企业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有些费用的扣除是有标准和限制的,比如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企业需要仔细核对各项费用的支出,确保扣除符合税法规定。 第三步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等于企业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根据计算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再按照适用的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第四步是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这是汇算清缴的核心环节,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申报表中的各项内容。申报表包括主表和多个附表,涵盖了企业的基本信息、收入、成本、费用、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等详细信息。 最后一步是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并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企业可以通过网上申报系统或者到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进行申报。如果计算得出的应纳所得税额大于已预缴的税额,企业需要补缴税款;如果应纳所得税额小于已预缴的税额,税务机关会按照规定办理退税。 在整个汇算清缴过程中,企业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要严格按照税法规定的时间进行申报,一般是在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要认真核对各项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因数据错误导致税务风险。如果对某些税务处理不确定,可以咨询专业的税务顾问或者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