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该怎么立案起诉?


肇事逃逸的立案起诉需要分情况来看,涉及刑事和民事两个方面,以下是具体介绍: **刑事立案起诉流程及依据**: 首先,控告人要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报案。这是启动刑事立案程序的第一步,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都有权利也有义务向这些机关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更是有权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报案或者控告,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接着,司法机关对于提交的相关材料会迅速进行审查。审查的目的是判断是否存在犯罪事实以及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然后,若认为存在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就应当立案。比如肇事逃逸造成了严重后果,构成交通肇事罪等犯罪情形时,就会立案。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就不予立案,并且会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相关依据为《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民事立案起诉流程及依据**: 第一步,准备民事诉讼状。在起诉状中要详细说明原告和被告两个人的重要情况,例如姓名、电话号码、住址等必备信息,还要说明诉讼请求以及提出该请求的原因。同时,要准备好能证明自己损失的所有证据。 第二步,去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带上相关证据。起诉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原告得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并且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具体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第三步,法院受理该诉讼并进行立案。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第四步,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并通知被告答辩。 第五步,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第六步,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