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人员肇事逃逸后,应该怎么起诉?


当遇到驾驶人员肇事逃逸的情况,想要起诉时,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首先,收集证据。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需要全方位搜集与事故有关的各类证据。例如,事故现场的图片,清晰展示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车辆损坏状况、现场的标识标线等情况;监控录像,若事故现场附近有监控设备,可申请调取,它能客观记录事故发生的过程;目击者证言,找到现场的目击证人,让他们描述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形;医疗报告,若在事故中有人受伤,及时就医并保留好相关的诊断报告、病历等;财产损失估价报告,对事故造成的车辆损坏、财物损失等进行专业评估;还有交通警官开具的事故责任决定书,明确事故责任的划分。 其次,确定被告。一般来说,被告就是肇事逃逸的司机。如果肇事车辆有投保的保险公司,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将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要求其在保险责任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然后,准备起诉材料并提交。需要撰写起诉书,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实际居住地址等,明确自己的诉讼请求,如要求对方赔偿医疗费、误工费、财产损失等,并阐述事实和理由。同时,按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另外,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整理并提交之前收集到的相关证据材料,还要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 接着,等待立案。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要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会在七天内进行审查。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会予以说明并要求补充或更正材料。 之后,预交费用。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 最后,等待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要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按时参加庭审。庭审结束后,等待法院的判决结果。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 相关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该法对起诉的条件、程序、证据规则等都有明确规定,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诉讼过程中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