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该怎么处理?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公司里的人通过自己手上的权力,把公司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而且达到了一定的金额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那么数额较大、巨大和特别巨大是如何界定的呢?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职务侵占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一千五百万元的,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一千五百万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如果发现有人涉嫌职务侵占罪,处理流程一般如下:首先是报案,公司或者相关权利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相关的证据线索,比如财务记录、业务往来凭证等。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会进行初步的审查,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会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会收集证据,询问证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 侦查结束后,如果证据充分,公安机关会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决定是否向法院提起公诉。如果决定起诉,法院会开庭审理此案,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法作出判决。 对于职务侵占罪的处理,不仅要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刑事处罚,同时还会涉及到民事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侵权人因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所以,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嫌疑人除了要承担刑事责任外,还需要将侵占的财物返还给公司,并赔偿公司因此遭受的损失。 职务侵占罪的处理是一个严肃的法律过程,既维护了公司等单位的合法权益,也体现了法律对这种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无论是公司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应该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