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需要修改法律时该如何处理?

我参与了一个重大改革项目,听说重大改革都得于法有据。现在改革推进中发现有些法律得修改,可我不太清楚该走啥流程、有啥要求。就想问问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修改法律时该怎么操作,有没有啥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展开 view-more
  • #重大改革
  • #法律修改
  • #立法程序
  • #法治改革
  • #法律依据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重大改革需要修改法律时,有着严格且规范的程序。首先,我们要明白“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它意味着改革不能突破法律的框架,而应在法律的轨道上有序推进。当改革过程中发现现行法律与改革要求不适应,需要进行修改时,就必须按照法定程序来操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相关规定,法律的修改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如果是基本法律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对于一般法律的修改,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法律修改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一是提案阶段。有权提出法律修改议案的主体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等。这些主体可以根据改革的实际需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修改的议案。 二是审议阶段。提案被提出后,会进入审议环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会对法律修改议案进行认真审议,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可能包括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等,以确保法律修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是表决和通过阶段。经过充分审议后,法律修改议案将进行表决。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法律修改议案需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需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四是公布阶段。法律修改通过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公布后的法律修改内容即具有法律效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应当遵守执行。 在整个法律修改过程中,要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确保法律修改能够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同时,要注重法律修改与改革决策的衔接,使改革在法治的保障下顺利推进。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