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事故影响交通该如何处理?
我开车时和另一辆车发生了轻微碰撞,当时车流量挺大,我们的事故影响了后面车辆通行。我不太清楚这种轻微事故影响交通的情况该怎么处理,是应该先撤离现场再协商,还是在原地等交警来处理呢?有点着急,希望懂的人给点建议。
展开


在轻微事故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处理方式需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 首先,我们要了解“轻微事故”的概念。轻微事故通常是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比如车辆之间的刮擦、小碰撞等,车辆还能继续正常行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第二款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这意味着,如果发生轻微事故且双方对事故责任没有异议,为了避免影响交通,双方应当尽快撤离现场。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比如路边安全地带,然后再协商赔偿等事宜。 另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九条也明确指出,对应当自行撤离现场而未撤离的,交通警察应当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造成交通堵塞的,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所以,如果发生轻微事故后不及时撤离现场导致交通堵塞,是会面临罚款处罚的。 在撤离现场后,双方可以拍照留存事故现场的证据,包括车辆碰撞部位、事故现场的位置、交通标志标线等。然后,互相交换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凭证等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赔偿方式。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可以向交警部门报警,由交警来进行责任认定和处理。 总之,发生轻微事故影响交通时,及时撤离现场恢复交通是首要任务,同时要按照法律规定处理后续的赔偿等问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