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受阻闯红灯该怎么处理?面对被堵视线责任如何认定?


在日常生活中,开车时因视线受阻闯红灯是很多人可能遇到的情况。一般来说,绝大多数情况下,前车挡住视线导致闯红灯,同样会按闯红灯来处理。这是因为交通摄像头不会自动识别车主是否被前车遮挡了视线,只要出现闯红灯的行为,就可能被拍照记录。 不过,如果车主不认可处罚结果,后期可以通过申诉的途径尝试取消处罚。但要注意,多数时候申诉可能不会成功,交警通常会以“没有和前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为由拒绝申诉。只有在保持安全车距的情况下,因被遮挡而闯红灯,才有可能撤销处罚。 从法律依据来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这意味着,即使视线受阻,驾驶员也有义务确保按照交通信号行驶 。 另外,《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一条指出,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或者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管理系统的违法行为信息,若属于“其他应当消除的情形”并经核实的,应当予以消除。对于因前车遮挡信号灯导致后车误闯红灯的情况,就有可能适用于这一条款。也就是说,如果能证明是因为前车遮挡视线而误闯红灯,交管部门核实后可能会消除违法记录。 如果要进行申诉,车主需要准备好关键证据,比如行车记录仪拍摄的视频或者清晰的照片,这些可以作为证明视线被遮挡的有力材料。将证据提交给交警,并详细描述事件经过,解释视线被遮挡的原因。但不同地区的执法标准存在差异,交警在评估时,会考虑驾驶员的跟车距离、能否通过余光观察到红绿灯等因素。例如,如果驾驶员跟车过近导致视线受限,或者被认定能够通过余光看到红绿灯,那么处罚可能难以撤销。 相关概念: 安全车距:是指在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与前车之间应保持的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