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药罪中员工涉案金额17万会怎么判?
公司员工参与销售假药,涉案金额达到了17万,不清楚这种情况下法律会怎么量刑,想知道具体的判决依据和可能面临的刑罚。
展开


销售假药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关乎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对于销售假药罪中员工涉案金额17万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形来确定判决结果。 首先,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这是在一般情况下,即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时的量刑标准。如果该员工的销售假药行为,还未对人体健康造成实际的严重危害,可能会适用这一档量刑,同时会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其次,如果该员工的销售假药行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的“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比如因服用假药导致消费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身体损伤、疾病等情况;“其他严重情节”,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虽销售金额未达到二十万元,但生产、销售金额在十万元至二十万元之间,且同时具备一些特定情况,或者根据生产、销售的时间、数量以及假药种类等因素综合考虑,应当被认定为情节严重的,也会适用此档量刑。 最后,若该员工的行为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例如,因销售的假药直接导致他人死亡,或者引发了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极其严重的后果。 另外,如果是单位犯生产、销售假药罪,根据《刑法》第150条的规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个人犯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法定刑处罚。也就是说,员工如果是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责任人员,也会按照上述相应的量刑标准来处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