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是否属于报假警?
我之前打了报警电话,现在担心自己提供的情况可能不太准确,有点害怕被认定为报假警。我想知道判定报假警的标准是什么,比如是看报警内容与事实的偏差程度,还是有其他方面的考量,希望能了解清楚。
展开


判定是否报假警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量。报假警简单来说,就是故意向警方提供虚假的警情信息。 从主观方面来看,关键在于报警人的主观故意。如果报警人是出于故意编造虚假的警情,像虚构盗窃、抢劫、火灾等不存在的情况,或者夸大实际发生的警情严重程度,那很可能会被认定为报假警。比如,明明只是两个人小吵了几句,却报警称发生了大规模的暴力冲突,这种明显的夸大就体现了主观故意。这一点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假报火警等行为干扰公共秩序的属于故意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从客观行为方面,要看报警的内容是否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若报警人提供的信息与真实情况存在巨大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不是因为误解、误判等合理原因造成的,就有可能被判定为报假警。例如,报警说某商场内有炸弹,但实际上根本没有炸弹的迹象,这就是内容与实际严重不符。 另外,还需要考虑报警人的动机。如果报警人是为了恶意报复他人、占用公共资源、寻求刺激等不正当目的而报警,也会增加被认定为报假警的可能性。比如,有人为了让竞争对手的店铺无法正常营业,故意报警说该店铺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综合来说,判定报假警要结合主观故意、客观行为、报警内容与实际的差异以及报警动机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