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双方都有家暴怎么判?


在离婚诉讼中,如果双方都存在家暴行为,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审慎判决。 首先,法院会着重审查家暴证据是否充足。像医疗记录能显示受伤情况,图片、影像资料可以直观呈现家暴场景,这些都是重要证据。比如一方拿出医院的诊断书,显示因对方家暴造成身体多处受伤,那这份证据就很关键。 其次,法院会关注家暴对未成年子女的潜在危害。若双方家暴严重影响子女心理健康,法院可能会考虑让子女与家暴行为较轻、更能为子女提供稳定健康成长环境的一方生活。这是因为法律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则。 然后,在责任认定上,存在多种可能: - 刑事责任方面,如果任何一方或双方的家暴行为达到犯罪标准,例如构成故意伤害罪,那么涉及犯罪的一方或双方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刑罚。比如一方家暴致使另一方重伤,就可能触犯故意伤害罪。 - 行政处罚上,即便行为未构成犯罪,但只要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条款,警方有权对施暴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或行政拘留等制裁。 - 民事责任上,遭受暴力侵害的一方有权要求加害方赔偿医疗支出、误工损失以及精神损害等费用。 在离婚判决时,法院会将家暴因素纳入考量。若经调解无效,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应当准予离婚。而且在财产分配、子女抚育监护等问题上,可能会倾向于相对家暴情节较轻、对子女成长更有利的一方。 另外,法院还有权向实施暴力行为的责任人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限制其接近或接触受害人。 相关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其中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概念: 家庭暴力: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为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相关近亲属的人身安全,禁止实施家庭暴力的人实施某些行为的裁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