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定非法营运车辆?


判定非法营运车辆,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非法营运。非法营运指的是没有依法取得营运权而实施了营运行为,也就是未按规定领取有关主管部门核发的营运证件,或超越核定范围进行经营的运输行为。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判定非法营运车辆通常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有无经营许可证件。从事客运或者货运经营,都需要取得相应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如果车辆没有办理该证件却从事经营性运输,很可能被认定为非法营运。例如,正规的出租车都有运输管理部门核发的经营许可证,而那些没有许可证却拉客赚钱的“黑车”,就属于非法营运。 第二,是否以营利为目的。这是判断非法营运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车主在运输过程中收取费用,不管费用高低,只要存在金钱交易,并且这种运输行为具有一定的经常性和商业性,就可能被认定为以营利为目的的营运行为。比如,私家车车主经常在固定路线上搭载乘客并收取费用,就可能构成非法营运。 第三,营运行为是否在核定范围内。即使车辆取得了营运证件,但如果超越了核定的经营范围,也属于非法营运。比如,某车辆只被允许从事市内短途货运,却擅自进行长途跨省货运,这就超出了核定范围,同样会被认定为非法营运。 此外,执法部门在判定非法营运时,还会综合考虑运输行为的持续性、运输对象的不特定性等因素。例如,偶尔一次搭载朋友并收取少量油费,一般不会被认定为非法营运;但如果长期在车站、机场等场所拉客,且收费标准与正规营运车辆相近,就很容易被认定为非法营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