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结婚后钱该如何支配?


夫妻结婚后钱的支配方式多样,且在法律上有相应规定。 首先,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支配权。《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2款规定,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双方对共有财产均享有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这里的夫妻共同财产,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包括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等。 在具体支配方式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共同协商:夫妻坦诚沟通,一起制定家庭财务计划,明确各项开支范围和额度,像日常生活费、房贷车贷、子女教育费等,依据双方收入和家庭需求合理分配资金。例如,夫妻双方可以每月开个家庭会议,讨论当月的支出情况和下月的预算安排。 2. 各自管理:夫妻各自管理自己收入,对个人开支负责,家庭共同开支从共同账户支出。不过这需要双方在财务上保持透明度,定期核对家庭财务状况。比如,每月末一起查看共同账户的收支明细。 3. 一方主导:由一方负责家庭财务管理,另一方提供支持和监督。主导方要根据家庭实际合理安排资金,保障家庭正常运转和需求满足。比如,一方比较擅长理财记账,就可以由这一方主要管理家庭财务。 4. 设立专项账户:为实现购房、旅游、养老等特定目标设立专项账户,夫妻按约定比例存钱,专款专用。例如为了购买新房,夫妻每月各自拿出一部分收入存入专门的购房账户。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夫妻双方都要保持良好沟通和信任,及时处理财务问题,维护家庭经济稳定幸福。如果在钱财支配上产生纠纷且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法院会依据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