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夫妻矛盾纠纷如何进行人民调解?


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依照法律、政策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规劝,促其彼此互谅互让,在自主自愿情况下,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活动。对于家庭夫妻矛盾纠纷的人民调解,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规范的流程。 从适用范围来看,夫妻之间因日常生活、财产分配、子女抚养、老人赡养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都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只要双方当事人有意愿解决矛盾,都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尝试化解。 在调解流程方面,首先是申请。夫妻双方可以共同向当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或口头申请;若只有一方申请,调解委员会在征得另一方同意后,也可受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 然后是受理。调解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对纠纷进行审查,判断是否属于调解范围,是否有可能调解成功。如果符合条件,就会受理该纠纷。 接着进入调解阶段。调解委员会会安排调解员,了解夫妻双方的矛盾焦点和各自诉求,然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等,对双方进行说服教育、劝导协商。在这个过程中,调解员要保持中立、公正,充分尊重双方的意愿。比如《人民调解法》第三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最后是达成协议。如果双方在调解员的劝导下,达成一致意见,就会签订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具有合同性质,双方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果经过调解仍无法达成协议,当事人可以通过其他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如提起民事诉讼。总之,人民调解为解决家庭夫妻矛盾纠纷提供了一个温和、便捷的途径,有助于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